《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》
繼《H.Q.事件的真相》,作者Joel Dicker花了三年時間推出第二本小說《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》。敘述手法依舊用跳動的時間,過去與現在交錯,真相只有掌握在幾個人手中,而直到最後一刻讀者才會知道某個時間點到底發生甚麼事情。
跟前一部作品相比,《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》著墨較多學校霸凌的往事,也多了不同的弱勢角色,但這些人物都在後來的故事佔有關鍵地位。主角仍舊是個小說家,而且跟《H.Q.事件的真相》同名,以及將親身經歷寫成自己的新作品,馬庫斯的寫作是為了縫合過去的傷口,修復巴爾的摩勾德曼家族傷痕。
故事中的索爾伯父臨終前,對主角馬庫斯說了一段話:「我們當中許多人都在找尋生命的意義,但是如果我們不完成這三項使命的話,生命是沒有意義的。這三項使命就是:愛人、被愛,以及懂得寬恕他人,其他的不過是在浪費時間。」(頁547)
跟前一部作品相比,《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》著墨較多學校霸凌的往事,也多了不同的弱勢角色,但這些人物都在後來的故事佔有關鍵地位。主角仍舊是個小說家,而且跟《H.Q.事件的真相》同名,以及將親身經歷寫成自己的新作品,馬庫斯的寫作是為了縫合過去的傷口,修復巴爾的摩勾德曼家族傷痕。
故事中的索爾伯父臨終前,對主角馬庫斯說了一段話:「我們當中許多人都在找尋生命的意義,但是如果我們不完成這三項使命的話,生命是沒有意義的。這三項使命就是:愛人、被愛,以及懂得寬恕他人,其他的不過是在浪費時間。」(頁547)
留言
張貼留言